台生赴陆读书,过客还是归人?
这是中国三明治破茧计划的第九篇发表文章,本文作者小排是知名传媒微信公号“刺猬公社”的执行主编。
6月4日晚上10点半,林晏平结束了一天的忙碌,从实验室回到宿舍,往台北的家里打了个电话。电话中妹妹告诉他,自己白天刚参加了高中毕业典礼,正在准备7月初的大学指定科目考试(相当于大陆的高考)。不过林晏平建议妹妹在台湾读本科比较好,因为他觉得一毕业就来大陆读书,可能使得她“在台湾的知心朋友比较少”。
稍晚些时候,另一位赴陆读书的台生陈亚迪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“6/26布尔乔亚黑洞夜Party”的消息。6月26日是他24岁的生日,不过他的派对不是庆祝生日,而是一个旨在建立人脉资源交流的平台。这是他的创业项目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活动。
谁来大陆读书?
陌生的城市,干燥的气候,这是一下飞机,林晏平最明显的感受。2014年的夏末,林晏平和他的两名同学一起来到了北京。
这座海峡对岸的城市,对于刚从台湾政治大学毕业的他们三个来说很陌生,但是好在,他们可以一起去到那所颇负盛名的学校,在同一个专业就读研究生。不过据林晏平说,大家初到大陆不太适应环境,求学压力也很大。
来大陆读研,林晏平主要是考虑在大陆机会更多:“外资企业比较多,同时天花板比较高。”
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台生作出过补充:“实话就是很多在台湾很多申请不到好学校的学生,在大陆都能申请上清华北大等最好的大学,在这边遇到的台湾同学平均素质其实会比本科同侪低。一个简单的翻身机会,这可能也是大部分台生来这边读的最大原因。”
整理、制图 by 周珊珊,参考自《陸生元年》作者:賈士麟、藺桃、葉家興等
出版社: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像林晏平和陈亚迪这样的台生赴陆就学,需要通过两轮选拔——第一轮是成绩关,一般参考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,或是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科能力测试;第二轮则是复试关,一般由招收的高校针对台生进行笔试或者面试。现实情况是,大陆高校招收台湾学生的分数线会做出一些相对的调整,也会比较多考虑台生的赴陆意愿和面试表现。
“来的目的不同,自然在做的事情就不同”。
不适与想象
赴陆读研的台生,大多在本科时候就对大陆的情况有过了解。一般来说,他们对于大陆的印象,不会简单地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甚至更早之前的想象。但生活细节之处,难免还是会有许多不适。
6月中旬,一则题为《台湾交换生的震撼教育》的新闻占据各大网站热门排行,这则颇有娱乐意味的新闻讲述了一名来自台湾的人大交换生,在交换期间体会到两岸大学宿舍生活的不同之处,并在初到人大的第一天,接受了学校开放式澡堂的“震撼教育”。
其实,这只是赴陆台生适应环境困难的一个缩影。
聊起在大陆的生活细节,林晏平和陈亚迪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觉得“洗澡要‘坦诚相见’,真的很崩溃!”除此之外,晚上十一点的门禁,食堂供餐有时间限制……这些也让他们感觉很不适应。
除了生活上需要适应之外,更重要的是学习上的心理状态。
“大陆的老师有点太好了!都生怕学生毕不了业,各种不忍心挂人。在台湾老师都超狠的,过不了就过不了。”陈昱升是林晏平来大陆之后认识的台湾朋友,他本科时曾担任学校两岸交流的负责人,对大陆的情况了解比较多;但刚来的第一学期,他还是不太适应大陆的学习环境。
林晏平还有个来自台湾政大的学弟王逸群,本科时对于大陆的新闻行业缺乏了解,他来大陆最想感受的就是不同政治型态下新闻的不同社会影响。而近半年的亲身体验之后,他心里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:海峡两岸的新闻行业“都有不同的问题”——“大陆受意识形态限制,新闻内容比较有纪律且保守;台湾因为都开放,资本主义反而容易控制新闻走向。”
而另一边,陆生对台生也往往有一些“合理想象”。
刚来大陆时,只要表明自己的台生身份,或者讲话时流露出台腔,都会被好奇的陆生团团围住,追问关于台湾的各种问题。而这些问题,往往都是带有台湾电视剧或是“小清新”文化的刻板印象。陈亚迪说起这番话时,摇了摇头,脸上的表情很无奈。
而在实际交往中,往往这些“合理想象”会破灭。
清华大学电子系的一名辅导员说,他带的本科生班级里,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并没有不同;如果硬要说点什么,就是台湾学生“不会那么学霸”。
被陆生认为总爱“独自抱团”的台生群体,其实也会出现摩擦。林晏平的另一位台湾朋友吴欣和说,学校的台生会也曾因为换届或是其他问题发生过争执,这时群里就会出现很多声音与意见。她觉得,“这并不代表不好,许多声音的出现、思想的撞击,反而更促进台生在陆的交流,争执与摩擦过后,台生会还是继续运作着,毕竟台生赴陆学习者越来越多,还是需要有个组织进行管理与发布讯息。”
爱与憎,大陆再体验
读研时是陈亚迪第一次来大陆,林晏平之前在世博会时去过上海。
对于北京,林晏平最喜欢的是其悠久的文化,同时他也希望在这能得到比在台北更多的机会。但从生活角度来说,林晏平其实更钟情上海。“在北京叫服务生需要很使劲,但在台湾,大家都会等服务生过来,再跟他提出请求,上海也是如此。”与此同时,上海街道更细小、更碎片化,饮食口味也偏甜,服务意识和生活环境都与台北更接近,这些都让他更为适应。
对陈亚迪来说,大陆最让他喜欢的是“地大物博”,他笑着形容,“到另一个省就像出国一样,但在语言上还是更容易沟通。”而他最不喜欢的则是“不自由”。“言论不自由、办活动不自由、网络不自由,再加上官僚体系和人际关系的潜规则……”他数出一堆烦恼,叹口气接着补充,“日子还是能过啦,就是有时候很麻烦。翻墙已经满习惯了,回台湾不用翻直接上反而还有些不习惯。”
林晏平和陈亚迪的感受,在赴陆台生的回答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。
被问到“最喜欢大陆什么方面?”时,历史文化更悠久、机会更多这样的回答会得到最多赞同;而对于“最不喜欢大陆什么方面”的回答则多集中在“空气气候较差”、“服务态度差”、“人太多了”和“自由受限”这几个方面。
有趣的是,很多台生在访谈中提到了大陆的电商。淘宝、饿了么、美团……这些都给台生留下了深刻而正面的印象。
“在台湾,我们自己骑车去买就好啊,即使半夜也有便利商店,一条路上可能就有三家,密度非常惊人。所以外卖这种生意在台湾是做不起来的,属于大陆独有的规模经济模式。”陈昱升半嬉笑半严肃地解释。
当然,赴陆台生中也有很多人不是第一次来大陆了。
吴欣和就是其中之一。2012年,她曾去长春参加短期学习课程。 2013年她再次赴陆,在湖南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流。
她并不安于在湖南的学习,拗口别扭的湘音和过分咸辣的湘菜对她实在是没什么吸引力,于是她在大陆四处游玩。北京,海峡对岸的首都,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让她暗生了继续留在大陆的愿望。回湖南后,她积极搜罗各种政策说明,最终得以顺利来到北京读研。
几次赴陆的经验,让吴欣和更熟悉这片土地。虽然她也像林晏平一样觉得上海更像台湾,她也知道北京有很多让她不适应的地方,但她还是愿意觉得“北京还是很有文化积淀的一个地方,能在这工作也很好。”
在大陆毕业以后
陈亚迪在台湾读书时,与同学一起创办了一家名叫“布尔乔亚” (取自法语词 “bourgeoisie”,即“资产阶级”的音译)的文化创业公司。来到大陆读研后,“学校的校风较自由”,以及“导师的因材施教”也让他有更多时间经营自己。
公司的几个台湾合伙人或出国或服兵役,陈亚迪就在大陆又组织了一批新的盟友。
图中举手的男生为陈亚迪
“布尔乔亚”第一次在北京举办的活动,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小资——活动的定位是打造人脉圈,地点则是团购特价房价格都要四位数的酒店。当然,每个参加者要支付159元到300元不等的入场费。这样的活动,在陈亚迪看来,也许会打通他留在大陆创业的路。
像陈亚迪这样的文科学生,在赴陆读研的台生的中占大多数。
这也符合赴陆台生自己的亲历感受,“在台湾,理工科专业有很多学校可以念,而且毕业之后工作待遇也不错,大家比较不会往大陆跑。大部分都是念文、念管理,在台湾找不到工作,才会想来大陆念书,顺便找工作。”一个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,来到北京读研的学生说。
“想要体验不一样的生活”和“以后想在大陆工作、生活”成为最被台生认可的到大陆来念书的理由,且八成以上的台生都觉得“在大陆的这段学习与生活已经达到自己当初的预期”。
林晏平目前的打算是等在大陆拿到硕士学位,就继续去美国念书和继续工作。“当然,也要看申请的情况,留在大陆发展其实也是不错的选项。”
两个多月过后,新学年开学。林晏平的妹妹最终去花莲继续念书。“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下读书,心胸会超级开阔吧,我很羡慕她。不过她的室友是马来西亚和非洲人,我有点担心她会不会回家之后就满口rap了”,林晏平笑着发布了这条消息。
而陈亚迪,白天在呼伦贝尔草原“策马奔腾”,晚上则在分秒必争联系各个高校的“男神”们,请他们为自己公司的活动拍摄宣传海报。暑假的活动刚刚结束不久,他又举办了十月的“布尔乔亚满月聚”,紧接着,他就又为了十一月的“调酒入门分享课”活动忙碌起来了。
(完)
新闻学硕士研究生,泛传媒观察原创微信公号“刺猬公社”执行主编。最爱的是吃、读书和与人交流,期待在“破茧”计划能收获写作以及写作之外的东西。
破茧计划文章汇总
<点击阅读>
点击图片查看详情,请报名者密切关注个人邮箱,这是我们回复你的唯一方式。
中国故事记录者
创新生活方式倡导者